5月16日
树兰(安吉)医院即将盛大开业!
开业当天
李兰娟院士、郑树森院士等
5位院士现场义诊
更有多学科教授专家助诊
现场开设免费义诊项目有:
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
血脂2项,血糖,新冠抗体检测
快拿小本本记下!
大开业后
树兰(安吉)医院院士门诊正式对外开放
每周五李兰娟院士、郑树森院士在院坐诊
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李兰娟院士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为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
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对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有重大突破性贡献。
自年开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研究,是我国人工肝事业的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年始建立《感染微生态学》,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率先全面揭示肝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变化规律,创立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新策略,为感染防治提供崭新思路;近年来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尤其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研究中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获国内外高度评价。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不仅为国建言献策,更是深入临床一线救治重症患者,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传染病、保障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在Nature、Lancet、NEJM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文章多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谈家桢科学奖临床医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
她还担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计划技术副总师,“综合防治示范区和现场研究”责任专家组组长,国家卫计委第一届人口健康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主席(4thIHMC),国际血液净化学会(ISFA)理事,《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InfectiousMicrobesDiseases、《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浙江医学》主编等学术职务。
(↑上下滑动查看↓)
郑树森院士
郑树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肝胆胰外科暨肝移植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会长,浙江省医师协会会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会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会长,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FACS),国际活体肝移植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
在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领域成绩卓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的“杭州标准”及移植后乙肝复发防治新方案。截至年9月,成功施行肝移植余例,受者生存率达国际先进水平;多年来致力于肝移植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年率中国肝移植团队跨出国门,远赴印度尼西亚成功开展5例活体肝移植,为国争光,被高度评价为器官移植外交的里程碑。担任器官移植领域2项“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发表论文余篇,任《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SCI收录)主编、《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总编辑。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含创新团队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荣获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主持的“肝癌肝移植新型分子分层体系研究”这项创新性研究获得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荣获年度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上下滑动查看↓)
小编为你整理好了更多医生排班表
赶快收藏吧!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供稿
妇联审核
沈红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