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2日-23日,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氏公司”)主办的欣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位临床及诊断领域的专家出席盛会,就病毒性肝炎的个体化治疗进行了深入讨论。罗氏公司总经理周虹女士出席了会议,并和与会专家分享了罗氏公司的在个体化治疗策略及肝炎领域的最新研发进展。
本次大会历时两天,从乙肝与丙肝的指南着眼探讨乙肝、丙肝的治疗策略,并着重探讨了个体化治疗在乙肝与丙肝领域的临床实践。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院士介绍说,中国是一个肝炎大国。中国丙肝感染者接近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万,分别占全球感染人数的10%和25%。近10年来我国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取得很大成效,但仍面临丙肝诊断率低、治疗率低,乙肝所致的肝硬化和肝癌病例众多的问题。对于慢性乙肝和丙肝,选择个体化治疗将更有效地改善疗效。医院感染科终身教授翁心华则指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是丙肝与乙肝的一线治疗用药,如何个体化地运用好PEG-IFN对我国肝炎防控非常关键。
个体化治疗是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周虹女士介绍说,罗氏公司拥有在诊断和制药方面的联合优势,在全球积极推动个体化治疗,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在肝炎领域,无论是丙肝还是乙肝,罗氏公司在个体化治疗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肝炎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策略,以获得了更好的疗效。未来,罗氏公司愿与各位共同努力,积极推进个体化治疗,不断探索创新的治疗方案,惠及更多的中国患者。
从精准医疗时代看慢乙肝个体化治疗
临床治愈或功能性治愈是慢乙肝治疗的更高追求。重庆医院院长任红教授介绍,版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指南已明确将表面抗原(HBsAg)清除作为慢乙肝的理想终点;停药后持久的乙肝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为满意终点。相比核苷类似物(NUC)需长期治疗,当治疗旨在通过有限疗程实现停药后持久应答时,Peg-IFN更适合作为一线治疗。
上海交通大医院感染科主任谢青教授提出了慢乙肝“精准”个体化治疗策略,强调在PEG-IFN治疗后综合HBVDNA与HBsAg定量准确判断慢乙肝疾病状态、把握抗病毒治疗时机、指导抗病毒药物选择及治疗中的方案调整。
首都医科医院谢尧教授诠释慢乙肝初治患者的“精准”个体化治疗策略:初治的优势患者,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5~10倍正常值上限(5~10×ULN)且HBVDNA7logcopies/ml者,接受PEG-IFN治疗停药后持久HBeAg转换率超过60%;《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推荐,根据24周和48周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指导调整PEG-IFN治疗方案,24周HBsAg定量IU/ml者,坚持治疗实现停药后持久的HBeAg血清学转换与HBsAg清除的机会较高。
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指出,对于NUC经治患者,一部分患者可首先通过加用或换用干扰素的治疗策略实现临床治愈,经OSST研究与NEWSWITCH研究提示,初始诊断为HBeAg阳性、NUC药物治疗后HBVDNA低于检测下限且HBeAg消失、HBsAg定量IU/ml者是适合PEG-IFN治疗的优势患者,接受PEG-IFN治疗48周HBsAg清除率约30%。这类患者如果在治疗24周时HBsAgIU/ml,则48周时HBsAg清除率为51%。
“用欣爱”,治愈丙肝正当时
随着治疗研究的进展,丙肝已经成为一种可治愈的疾病。庄辉院士指出,在全球根除丙肝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丙肝大国,行动迫在眉睫。丙肝防控的关键在于“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可以实现“早获益“。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丙肝指南专家组的成员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丙型肝炎与性病防治室王晓春主任也对丙肝筛查表示高度重视。王晓春主任指出,WHO指南将“筛查”作为第一部分,旨在通过“早筛查、早诊断”,以尽早发现丙肝患者,让更多的丙肝患者及早接受规范化抗病毒治疗,从而实现治愈。
中国医院感染科主任窦晓光教授指出,中国丙肝患者中84%以上都为有利于利巴韦林应答的IL-28BC/C等位基因型,国家11.5研究数据也显示,利巴韦林治疗中国丙肝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超过80%,远远高于国外患者。此外,PEGIFN在中国已经上市超过十年,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临床实践的验证。因此,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未上市前,PR治疗是我国最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有治疗指征、无禁忌证、耐受良好的中国丙肝患者,应该尽早使用利巴韦林治疗。
首都医科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陈新月教授提出了诊疗一体化的丙肝治疗策略,旨在通过全程监测HCVRNA水平来及时调整治疗疗程,从而实现疗效最大化、复发最低化、疗程合理化。诊疗一体化的治疗策略是丙肝个体化诊疗的方向,也是最大程度获得SVR的根本保证。
医院感染科主任尚佳教授指出,利巴韦林是中国丙肝标准治疗方案。不论是干预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都表明,PEGIFNα-2a治疗丙肝可提高SVR率、降低治疗费用,更具成本效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饶惠瑛教授介绍说,国家11.5研究数据显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中国丙肝初治患者,SVR率为85.1%。
本届欣峰会专家们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将有助于促进丙肝和乙肝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应用,帮助更多患者实现治愈和“临床治愈”。同时,未来更多创新药物的推出,将进一步加速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出席大会的肝炎领域主要权威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庄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翁心华
医院感染科终身教授
王晓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丙型肝炎与性病防治室”主任
庞琳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丙肝与性病防治室副主任
陈新月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全国委员,首都医科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
窦晓光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感染科主任
任红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肝炎学组副组长,重庆医院院长
谢青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医院感染科科主任
谢尧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首都医科医院肝病中心内四科主任
张文宏
中华医学会上海感染病学会侯任主任委员,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鸿飞
中华医学会全国小儿感染与肝病学组副组长,全军小儿肝病专病中心主任
万谟彬
解放军医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尚佳
中华医学会第六届肝病学会常委,医院感染科主任
饶惠瑛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纤维化学组委员
赵志新
广东省肝脏学会肝炎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
高志良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主委、副会长,医院副院长
娄金丽
首都医科医院临检中心主任
潘世扬
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医院)检验学部主任医师,国家临床检验重点专科建设负责人
罗氏公司罗氏公司一直致力于肝炎领域的药物研发,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创新药物。罗氏公司中国研发中心是罗氏第五大,亚洲唯一研发中心。年,罗氏公司追加8亿多人民币,在上海建立专注于感染领域的药物研发中心。罗氏公司目前已经有好几个不同作用机制的肝炎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惠及更多患者。
本文经庄辉院士、翁心华教授、王晓春教授、陈新月教授、尚佳教授、窦晓光教授、任红教授、谢青教授、谢尧教授、张文宏教授、饶惠瑛教授审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