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ldquo小心肝rdquo,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308/4350710.html

医院两位患者——58岁的江某及其25岁的儿子小江,父子均为外来务工人员,一周前食用海鲜火锅后,出现全身无力、腹胀、小便颜色深黄症状,误以为是感冒。但服用感冒药后症状并没有缓解,医院就医,经医生检查发现父子俩均为戊肝IgM阳性,被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需入院治疗。

经过25天的住院治疗后,小江症状明显好转现已出院,但老江,因患上了急性戊肝伴随急性肝衰竭,肝脏损害严重,仍需继续住院治疗。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而今年的爱肝主题是: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提到肝炎,人们可能听到的更多是乙肝、甲肝,对于戊肝会相对陌生。那什么是戊肝呢?

戊肝是由戊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病毒性肝炎,据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万人感染戊肝病毒,造成约万例临床病例和人死亡1。我国是戊肝高流行区,报告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年以来,戊肝发病率持续超过甲肝,居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2。

戊肝感染临床表现为亚临床感染到暴发性肝炎不等,报告病死率为0.5%-4%3。而且,戊肝病毒不仅会攻击肝脏,还会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肾脏等造成危害4。

什么样的人得了戊肝后会有死亡风险呢?

l老人、孕妇

一般人感染戊肝之后,多为无症状感染者。但孕妇、老年人感染戊肝之后病死率往往急剧增加。其中,孕妇感染戊肝常易发生暴发性肝炎,病死率最高可达50%5-8。

l器官移植患者、血液肿瘤患者以及艾滋病患者

常导致戊肝感染慢性迁移,最终进展为肝硬化。调查显示,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有60%出现戊肝病毒的慢性感染,而且常很难察觉,往往被忽视,耽误治疗。一旦忽视,未及早进行治疗,将会导致继发性慢肝损伤和其他脏器影响,约十分之一的人会在2年内进展为肝硬化9。

l基础慢性肝病患者

感染戊肝后,易发展成重症肝炎。慢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在感染戊肝病毒后,易发生急性肝衰竭,增加病死风险。我国作为乙肝大国,慢性乙肝患者多达万10,研究发现,每10个乙肝患者就会有至少1个人出现戊肝的重叠感染。在这些乙戊重叠感染的患者中,每3个人中就会至少1个人发生肝衰竭11。

无孔不入的戊肝病毒

戊肝病毒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空间,此外,传播途径多样。戊肝病毒主要经水传播,病毒污染供水系统,可导致戊肝的暴发流行;其次,经食物传播,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包括但不限于猪肉、牛肉、羊肉、海鲜、牛奶等,可能导致戊肝病毒的感染;输入受感染的血液或经胎盘也可能导致戊肝病毒传播;密切接触感染戊肝病毒的人或动物也可能导致传播12。

所以,戊肝病毒可能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用水中、吃的食品中,可能出门逛街都有接触到戊肝的风险。戊肝病毒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反复消毒预防感染也让人精疲力尽。而且戊肝目前没有特效药,急性戊肝以支持治疗为主;慢性戊肝患者的治疗,对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减少免疫抑制剂使用,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他慢性戊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式-接种戊肝疫苗

为保护人类免受戊肝困扰,全球已研制出并上市的唯一戊肝疫苗,即HEV(Hecolin?,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已证明对16岁以上健康人群安全有效。该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中心临床试验,共招募约12万志愿者,经验证人群保护率为%14。接种HEV疫苗后产生的抗‐HEVIgG抗体水平稳定且持久,据模型估计接种疫苗可至少保护30年不被HEV感染15。上市近10年未发现1例与苗接种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显示了疫苗良好的安全性。此外,HBsAg(+)和HBsAg(‐)的受试者在全程免疫后1个月,HEV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38%和98.6(P=0.),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19.32Wu/mL和19.00Wu/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表明戊肝疫苗在HBsAg(+)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该类人群可通过接种HEV疫苗预防乙戊重叠感染13。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尽早接种尽早获得保护,以避免不可逆的损伤和后果。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供质量达标的水质及良好的环境卫生也尤为重要;在HEV散发地区,提倡不食用未烹熟的肉制品等饮食方式是预防HEV感染的有效方式。

无戊肝,不误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21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