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本期凤凰农牧主要介绍一些鸭常患的疾病及防治办法供大家参考:
1、鸭瘟
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病原体:
是一种疱疹病毒。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对该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在春、夏、秋季流行最严重。
临床症状:
潜伏期2-5天,体温42℃,精神、食欲较差,体温高达44℃时,拒食,口渴好饮水,两脚发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行动迟缓。严重时伏地不能行走。排绿色或灰绿色稀便。眼脸肿胀,流泪,分泌浆液或脓性粘液。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常见头颈部肿胀。病程一般3-4天,最后衰竭而死,死亡率90%以上。剖检变化:可见病鸭可视粘膜有出血斑点,口腔粘膜有黄色假膜覆盖,食道粘膜、泻殖腔粘膜表面有一种灰黄色粗糙的伪膜或坏死,在食管部坏死呈现条纹状,并有出血性溃疡,腺胃或肠道有局灶性出血或坏死,肝脏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并有出血点,心冠脂肪出血。
预防措施:
推荐5-7日龄左右首免,注射鸭瘟疫苗,免疫期为一个月,15~20日龄后再注射一次鸭瘟疫苗,免疫期6个月以上,种鸭每年注射2次鸭瘟疫苗。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不到疫区放牧。
治疗方案:
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并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饮水。推荐:三子缉毒(毒感康、混益康)+达诺佳(洛美清音)、喘呼通+鸭鸭浆膜康+双黄连口服液(败毒解、毒克)
2.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四周龄以内的雏鸭均可感染发病,但多见于10日龄以内雏鸭。
病原体:
是一种肠病毒(鸭肝炎病毒)。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上述症状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剖检变化:
肝脏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呈花斑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脾有时肿大。
预防措施:
1、雏鸭免疫。1日龄雏鸭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注射后5天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2、应用蛋黄或血清抗体:雏鸭出壳后3天,腿部皮下注射蛋黄或血清抗体液0.5-1毫升。
治疗方案:
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同时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饮水。推荐混感清(病毒新克、三子缉毒)+克菌宁(培利健、喘痢停、利达、肠杆速治)同时增喂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推荐使用速补多维),以增强体质。
3.鸭流感病原体
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具有众多的血清亚型,在不同血清型间有不同的毒株,它们之间在致病性和传染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目前,人们
临床症状:
发病时病鸭不能站立,头颈后仰,尾巴向上翘。喙、蹼、皮肤等充血出血。蛋鸭产蛋量明显下降,产小型蛋等。
防接种:
商品鸭一般首免在10-15日龄(最早可在3-5日龄首免),用鸭禽流感疫苗颈部劈下注射1羽份,在40-45日龄进行二免,颈部皮下注射1羽份。
治疗方案:
三子缉毒+鸭鸭浆膜康+混益康。混感清(病毒新克、混感康)+毒感康(混益康、毒克)+培利健(克菌宁、肠杆速治)同时大群饮光华速补多维或光华万维王。
4.减蛋综合症病原体
病原体:
是由禽的一种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经繁殖、喉头和排泻物排毒。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鸭群,其传染途径既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水平传播。
临床症状:
病鸭一般无特殊症状,主要表现突然发生产蛋明显下降,比发病前正常产蛋量下降50%左右。病鸭产软壳蛋、畸形蛋、小蛋,有的蛋清稀薄如水样。很少死亡,多数鸭吃食正常。
剖检变化:
发病鸭卵巢发育不良,输卵管萎缩,卵泡软化,子宫和输卵管粘膜水肿、出血、肥厚,输卵管内滞留干酪样物质或白色渗出物。
预防措施:
可用疫苗接种:蛋鸭日龄用鸭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疫苗(或鸭减蛋综合症蜂胶灭活疫苗)皮下注射每羽1毫升。
治疗方案:
1、对已发病鸭群,用百毒杀加强消毒。
2、混感清(三子缉毒)+毒感康(毒克、混益康)+卵管舒(光华卵康)3、饲料中加入鱼肝油、亚硒酸钠VE粉、超微星、增蛋宝等,以快速恢复产蛋。
下期凤凰农牧继续分享:.鸭传染性脑脊髓炎、鸭坏死性肠炎本病、鸭疫里氏杆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鸭霍乱、鸭大肠杆菌病、鸭球虫病、鸭曲霉菌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敬请留意!
敬请
点击凤凰农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