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精读HepatolInt聚乙二醇干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优化主要有3种可能方案:

(1)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起始联合治疗;

(2)核苷类似物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

(3)聚乙二醇干扰素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

方案1和方案2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评估,然而方案3的疗效尚缺乏临床研究评价。本研究旨在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前瞻性纳入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65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标准治疗,67例经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12~24周后根据是否实现早期病毒学应答,决定是否加用核苷类似物优化治疗。研究主要评价终点为患者治疗结束后24周的HBsAg下降水平,以及HBsAg≤IU/mL的患者比率。次要评价终点为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清除率以及HBsAg血清学转换率。

治疗结束24周,与聚乙二醇干扰素标准组相比,聚乙二醇干扰素序贯核苷类似物优化治疗组可以实现更显著的HBsAg水平下降(?1.35vs0.67log10IU/mL,P=0.),更高的HBsAg≤IU/mL的比率(32.8%vs9.2%,P=0.),更高的HBVDNA阴转率(79.1%vs49.2%,P0.)以及更高的ALT复常率(80.6%vs38.5%,P0.)。两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35.8%vs27.7%,P=0.)、HBsAg清除率(8.9%vs4.6%,P=0.)、HBsAg血清学转换率(4.5%vs1.5%,P=0.)均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表明,与聚乙二醇干扰素标准治疗相比,聚乙二醇干扰素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方案可以实现更显著的HBsAg水平下降,更高的HBsAg≤IU/mL的比率。

摘译自:XuW,LiQ,HuangC,etal.Efficacyofpeg-interferon-nucleosideanalogsequentialoptimizationtherapyinHBeAg-positivepatientswithCHB[J].HepatolInt,,15(1):51-59.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科

李强报道

外刊精读|Hepatology:马雄教授团队发现AIH持续进展和停药后易复发重要因素

外刊精读|Science:解密肝脏再生之谜!科学家们鉴定出负责肝脏组织再生的细胞

临床肝胆病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18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