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察右中旗一中防控知识


白癜风怎么治效果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常识一、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潜伏期1至3日。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约1周。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发热一般持续3至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二)水痘。是由水痙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很强,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均具有传染性。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典型表现是发热,24小时内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小水疱,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先躯干,后头面、四肢,瘙痒感重,一般7至10天可治愈。

(三)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通过飞沬感染健康人群,腮腺明显肿胀前6至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典型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肿痛,可引起脑膜脑炎、胰腺炎、睾丸炎及卵巢炎。

(四)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潜伏期一般9至11天,传染期为出疹前后各5天,多发于冬春季节。传染源主要是麻疹病人,主要经空气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麻疹初期症状和感冒相似,有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至3天后,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粘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称为“麻疹粘膜斑”,这是具有特异性的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至4天后出皮疹,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病情严重者可影响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甚至导致死亡。

(五)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结核病人,痰菌阳性时均具有传染性,空洞型肺结核传染性最强。主要经空气飞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15至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患者多有家族史或肺结核接触史。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午后低热、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本病播散面广,疗程长(一般6至9个月),一旦患病应在结核病防治专门机构接受规范化治疗。

二、常见肠道传染病

(一)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潜优期为10至14天,可散发、地方性流行或暴发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等传播。临床特征为长期高热(达39°C)、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二)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三)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肿大,有触痛或叩痛。

(四)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至9月份,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接触、污染的食物、饮水以及空气飞沫而感染。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C左右。发热1至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特别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

三、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传染病预防措施的重点是切实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灭苍蝇),坚持“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九字方针。

(一)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加大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师生学校卫生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二)做好学校环境卫生,教室、寝室、图书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要做到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定期进行清毒。严格淸理粪便、垃圾、污水,消灭苍蝇,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三)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学校食堂严格执行各项食品卫生安全制度,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储存、销售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须持证上岗。

(四)做好晨午检,对因病缺课的学生和缺勤教职工进行严格的追踪调查。如发现有不适症状迅速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医院康复证明方能返校。

(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换衣服;饭前、便后洗手;饮用开水,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剩饭、剩菜、海产品等要烧熟煮透;不

到校外无证摊贩或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就餐;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六)在传染病疫情及流行期间,应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到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

(七)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加强营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八)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增强机体免疫力。

编辑:赵雅蓉

审核:李建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1209.html


当前时间: